走入民族學的屏東,山地與平原的文化地景如此不同!大武山系的三地門、霧臺、禮納里,是原生部落的生活境地,而平原鄉鎮的竹田、內埔等地,則是六堆客家的重要場域。在屏東,你可追蹤山林痕跡,當一名文化探險家;也可以放大歷史事件,當一名文化考古家;或是聽從感性心靈的召喚,當一名文化藝術家。在這裡,你可以有一百種方式,開拓累積深厚的人文地質,一層又一層的美。

排灣族與魯凱族混居之地的禮納里,有著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的守望,以及山川琉璃吊橋重新牽起山村,賦予部落轉型觀光的新能量,今日禮納里已成全台工坊密度最高的部落,大量創作融入生活場景,成了山地裡最天然的藝術村。

深入排灣族的生活場域,古老的三地門凝聚著能量,成了藝術家的孕育之地。在石板屋與小米田的傳統風景下,由部落居民集體創作的建築與場域,展現出環境與藝術的強烈對話,也表達了原住民族與眾不同的生命價值觀。

中央山脈南脊的霧臺,是魯凱族的生活境地,自岩板巷走入聚落,沿街可見陶壺欄杆、牆壁浮雕、石板雕刻等,加以魯凱文物館、天主教霧臺耶穌聖心堂等,自街道到建築無處不融入藝術,可感受原住民天生自然的美感。

你可知道林邊溪河床下有一座偉大水利建築,來義鄉上千公尺海拔的老部落至今仍舉辦神秘的五年祭儀式,而泰武鄉還有一座世界級的特殊教堂……屏東沒有世界文化遺產,卻有世界文化遺產等級的文化感動等著你來體驗。

站在里龍山上,恆春全幅景色如畫軸展示,在濃綠不可望穿的深森處,典藏了最精彩的原鄉遺址,楓港溪上游的南排灣族龜甲屋、石可見山裡的排灣族石板屋部落,森林裡還有許多你所未見的屏東,快背上裝備,當個文化探險家吧。

以「牡丹社事件」為線索來趟考古之旅,親臨琉球船難登陸地的九棚社區、登上原住民對峙日軍的石門古戰場,以及告慰戰靈的高士野牡丹神社公園,打開屏東的山海,如同打開歷史的讀本,帶你飛躍時光,重返歷史現場。

位居六堆之「中堆」的竹田,在時代下靜靜醞釀美好生活,走出木造老車站,在古樸建築之下是迷人的活化現場,有圖書館、藝廊、咖啡館,亦有伯公廟、敬字亭、老車站、老洋房一系列鋪陳的迷人舊街風光,提煉出客式生活的精彩。

探索客家文化,「六堆」是重要的關鍵字。在清朝朱一貴事變的影響下,屏東客家先民在高屏溪流域建立起六隊自衛鄉團,俗稱「後堆」的內埔為最大聚落,在客家文化園區的凝聚下,成了研究客家文化的重要場域。

沿山公路是高樹的迎賓大道,兩側沒有高樓大廈,只有一望無際的熱帶農業風光。然而,這裡有壯闊的田野,也有細緻的文化,大路關裡有鍾理和故居、藝文老麵店、順天宮,文化無形融入小鄉日常,適合慢慢走、慢慢品嚐。

飲食是認識文化的最美味途徑,走跳一座又一座的六堆客家小鎮,追著一道道氣味迷人的客家美食:面帕粄、鹹湯圓、客家小炒、豬腳……油、香、鹹的下飯滋味裡,記載著客家人的農耕生活之美。